马鞍之上

书名:笔触家山 作者:吴显果 字数:203088 更新时间:2019-12-17

  马鞍,本是马具之一。它是一种用皮革包着的木框做成的座位, 内塞软物,放在骡马背上供人骑坐,两头高,中间低,前后均凸起。 在古代北方民族,它也是征服与胜利的象征。

  翻开中国历史或中国军事史与中国文学史,大抵那些中原逐鹿、 洛河问鼎、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云横秦岭、雪拥蓝关、唐标铁柱、 宋挥玉斧、千寻铁锁沉江底、城头变幻大王旗,甚至是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之类的记述都与马鞍有关。

  马鞍之上,是金戈铁马,是所向披靡,是秦砖汉瓦,是霸王别 姬,是铁衣远戍辛勤久,是大风起兮云飞扬。

  马鞍之上,还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踏花归去马蹄香;感时花溅 泪如雨,青春做伴好还乡。

  总之,如果漂浮、泅渡于历史的长河,我们就可以皮影戏或万 花筒一样地窥见马鞍之上的那些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的人物,那些 草长莺飞二月天或无边落木潇潇下的风景,当然,也包括那些荡气 回肠的故事与那些缥缈如雾的歌诗。

  而我眼里的马鞍,是象形的地名与地标,是会意的名片与人文。

  是山的雄浑与伟岸,是人的淡定与泰然。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她更是一页页可歌可泣的生命史与一行行横槊而赋的长短句。

  川东北,地名马鞍

  这是一个神奇而神秘的地方。 看 吧: 仪 陇 新 老 县 城 分 别 从 西 北 和 东 南 方 向 以 三 十 八 公 里

  与四十七公里的距离向版图东部延伸,在崇山峻岭间形成一个约 四十五度的夹角。就在这个角的顶端,有一个山形两头高、中间低, 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所在,她就是自 20 世纪以来翘楚川东北, 誉满大中国的仪陇县马鞍镇。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公元 263 年魏灭蜀国。 在这场长达数十年之久的魏蜀之战中,剑门、阆中先后失守,兵败 如山倒,树倒猢狲散,一些残兵散勇四处逃窜。其中一部来到今天 的仪陇马鞍地带,但见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蔽日,其中有两座山峰 对峙,当中呈现出一个巨大的 U 形,其状如马鞍,这样的地形让 有过军旅生涯的流浪者甚是喜爱,于是在其下方的向阳处结庐而居, 扎下根来。

  山外依旧乱纷纷万马逐鹿,在皇权的更迭、成冢的白骨与难 以断绝的血雨腥风中缓缓地翻动着历史悲欢离合的诗书。但山里的 日子在太阳懒懒的照耀与四季慢慢的枯荣中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 二百五十多年过去了,朝代的黄页已由三国时期翻到了南朝宋齐梁 陈中的梁。公元 502 年到 535 年间,统治者先后在马鞍周围的大地

  上设置了仪隆、大寅、伏虞、新政诸县。作为仪隆、大寅、伏虞间

  往来的便捷之道,驿道的青石板铺过了马鞍山下的荒草。久居在这 里的人们眼见平日里很少有外人进来的家园一夜之间驿旗飘飘,塘 报频频,立即在垭口上建起了几间幺店子(意为有食宿功能的旅店), 功能类似于驿站,既可接待朝廷官吏与信使,也是巴州、仪陇、安 固(今营山)、大寅、伏虞一带行商小贩来往休息之所。东来西往, 南交北错,垭口在日子的流逝中逐渐繁荣,店铺在酒旗的醺风里日 益增多,一个小小的集镇就这样在似不经意中慢慢形成。因为它居 于荒山丛林之中,又没有正式的地名,南来北往的人们干脆将它叫 作荒山场。此后经年,一个姓侯的家族开始在荒山场的芸芸众生中 翘楚而起,成为望族,由是也有人改叫荒山场为侯家场。

  荒山年年在,岁岁夕阳红。荏苒的光阴既暗淡了刀光也流金了 岁月。因为有了一条官道与驿道,统治者的意志得以跨越千山万水 浸润斯地。盛唐的韵律,两宋的词牌,元骑的剽悍,大明的兴衰, 都曾在这片看似世外桃源而终究无法置身世外的山岭间吟唱过风 月,见证过生死,感悟过悲欢,浸润过血色,并由此而厚重了马鞍 前世的历史与今生的灿烂。

  因惨烈而日月无光的明末农民战争以及由此衍生的所谓八大王 张献忠剿四川,无情地波及了中原及蜀中大地。俟战火初歇,铁蹄 掠过之地已是河山破碎,草枯禾焦,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 大批流民从陕甘、湖广等饱经战火的腹心地带逃出来,重寻家园。 在这些筚路蓝缕的人群中,一位麻衣布鞋、羽扇纶巾的地理先生向 荒山场仓皇而来,当他爬上荒山场的山顶极目一望,不禁心情大好,

  职业的敏感使他失魂落魄的心绪一扫而光。但见四周连绵逶迤的群

  山峻岭挟裹着莽莽苍苍的天际曲线,一如奋蹄奔腾的五匹骏马向马 鞍山朝圣而来。西面的一座山麓,不独山顶呈奇特的五角星状,且 林丰草茂,绿如碧玉,翠色欲滴,又似一尊自然的翡翠,满目琳琅, 宛若天成。而他脚下的山麓,海拔高达六百多米,山顶错落有致地 排列着三处峰峦,甚是独特。地理先生凝目细看,三处峰峦竟暗合 五行学说中的金、木、土。尤其是被他称作金星的关刀梁,顶峰中 有一株独柏拔地而起,高达数丈,整座山峰灌木密聚,矮而繁茂, 唯独此柏挺拔,枝繁叶茂,其树干与冠酷似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直插 顶峰。地理先生一边感慨大自然造化神秀,一边兴之所至地将此处 命名为三星梁,又将西面的那座山唤作琳琅山。

  地理先生是在此地安居乐业了还是像徐霞客那样的潇洒继续踏 访名山大川去了,今天已无从考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给 两个山峰的命名却流传并沿用至今。大清初年,一拨又一拨的客家 人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中不断拥向这片相对人烟稀少的土地,这 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后裔、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的先祖。 曾失家园的苦痛与颠沛流离的际遇,使他们在重建新的家园时具备 了强烈的防卫意识。其中的三星梁被筑成了寨子,这也是今天人们 将三星梁叫作三星寨的起因。寨上除必需的防卫设施外,共有四道 寨门。历经岁月沧桑,人事更迭,如今北、西两道寨门早已不复存在, 现存东、南两道,题刻与联匾至今依稀可辨。其中东寨门上题刻云:

  不在兵多将广,

  必须地利人和。

  横额题刻:

  三星拱照。

  南寨门上也有一联,上云:

  坚其壁不必用矛而固垒, 峻斯户何须执戈以敌强。

  横书曰:

  永清大定。

  此寨山势陡峭,视野开阔,既好避难,又好用兵。只要守住四 门,来犯者就只能望峰息心,仰寨而叹。大清一朝,一直被视为仪 邑七十一寨中大寨之一。

  清代中期,一位姓丁的客家人渐渐做成了地主。因为家大业大 的原因,一直被远近的盗匪与流民所惦记。为了家族的人身与财产 安全,丁家瞄准了琳琅山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首先在琳琅山顶上 修建起房屋二十多间,建起了花园和室内花厅,植奇花异木,造亭 台、搭水榭、垒石桥、砌假山,人称丁家花园。然后又利用琳琅山

  坡陡山高的地形地貌,在进出琳琅山的五个山垭口构筑了五道坚固

  的寨门,每道寨门都有三至五支火铳把守,至清末更是换上了步枪。 寨内常年豢养家丁三十余人众。寨门上书“琳琅寨”“安乐窝”。 和三星寨一样,琳琅山主寨门两侧的石柱上也镌刻着一副对联:

  天外云峰新壁垒, 山巅武曲化干戈。

  马鞍不独有雄浑险峻的山,也有风光可人的景。位于场东边 一千五百余米处,有一处胜景叫小南海,它本是一个平地拔起的、 面积约千把平方米的小石包,因有一条天然的小溪从石下淙淙流过, 石上曾建有一座小巧雅致的观音庙,南海观音幽居其中。由于庙小 境窄,故人称之“小南海”。大清时期,仪陇拔贡田鉴渊曾临小南 海观音庙朝圣,并题诗《灵仙塔》。赞曰:

  山上青山去路弯,高山流水响潺潺。 灵山铁雀声声叫,送水流来又何难。 劝君莫作孤单客,孤客夜夜守灵山。 人人都说灵山好,我道灵山八个山。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即在汝心头。

  ……

  而场南约五里去处,有一个地方竟叫蓬莱阁。众所周知,中国

  的蓬莱阁位于山东东海海岸,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传说中著名的神仙

  住所和人间仙境,流芳千古的神话八仙过海即发端于此。在古代曾 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它在 马鞍的璀璨出现,大约是马鞍人对于仙境的向往与八仙的崇拜。据 当地老一辈人回忆,马鞍的蓬莱阁不仅有阁,还相继建有吕祖殿、 三清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弥陀寺等几组主题不 同的祠庙殿堂,与阁楼、亭台以及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汉钟 离、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八仙壁画共同组成了一个远 离海天的内陆“海市蜃楼”。这个终日薄雾缥缈的所在,在当年一 直是善男信女们节庆或庙会最愿意身临其间的首选区域。虽然它注 定无法与山东半岛上的那位“人间仙境是蓬莱,远道而来景自开。 碧海平明无幻影,丹崖山外起楼台”的“同宗兄弟”比肩而立,但 个中也有“蓬莱胜景誉人间,美景奇闻任畅谈。海市蜃楼皆幻影, 勤耕巧织即神仙”的韵味。

  清康熙初年,荒山场被新来的客家人改名为马鞍场。同治年间, 统治者依据三星寨南寨门上题书的“永清大定”之意,将马鞍场更 名为永安镇,既寓永远安定、太平和谐之意,也有为大清王朝永安 永定之政权祈福之愿。

  1940 年,国民党政府废镇设乡,更永安为马鞍。1950 年仪陇 解放后,沿袭了马鞍乡名。1952 年,成立人民政府时仍叫马鞍乡, 同时建立了马鞍区公所。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后期,马鞍区更名 为永安区,次年再次更名为马鞍区。1958 年成立马鞍人民公社, 实行政社合一。

  如果仅此而已,马鞍也许就是一个风光较美的乡镇。但一个地

  名文化的孕育,往往会与历史、与人文牵连在一起。明末的那位地 理先生在三星梁上看到了大自然在斯地的鬼斧神工,但他也许并没 看出这片自然之地于天籁之间对于人文的哺育。因为就在他“飘飘 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身影背后又将近三百年,一个人从琳琅山 麓走了出来。这个人不仅参与改变了中国,也让家乡马鞍这个地名 声震寰宇。

  我不说大家可能也猜得到,这个人的名字叫朱德。

  大中国,军魂马鞍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每每伫立于马鞍大地,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艾青的那些让 人泪流满面的诗句来。

  大地织锦,群山翔鸽。渐行渐远的如歌岁月在这片英雄而红色 的土地上烙下了太多的传奇。让后来人因深爱而流连忘返,因景仰 而长泪纵横,因缅怀而慎终追远,因继承而理想翩翩。

  听听那些铿锵于历史潮头的如歌行板吧!

  ——“元戎出仪陇,旌旗满大千!” 伟人故里何处寻,琳琅山下松柏森。自 1886 年 12 月 1 日朱德

  诞生于仪陇县马鞍镇轿顶山下李家湾内的一间仓屋以来,大湾堰旁

  的山山水水与四方田边的一草一木就融入了一个“试看将来之寰球, 必将是一个赤旗的世界”的理想世界。“红军之父、元帅之首,三 军总司令、人民委员长”。因为朱德,中国革命史从此与红色仪陇、 神奇马鞍紧紧相连。

  朱德原名朱代珍,私塾老师席聘三后来为其取字“玉阶”。他 出生时,全家共十一口人,祖父母朱邦俊和潘氏,伯父母朱世连和 刘氏,父母亲朱世林和钟氏,还有三叔朱世和,四叔朱世禄,大哥 朱代历,二哥朱代凤,姐姐朱秋香。他的父母一共生了十三个子女, 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六男二女,后来生下的就 被迫溺死了。朱德在姊妹兄弟中排行第四,在兄弟中排行第三。

  朱德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的苦难岁月,甲 午战争的惨败,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国家积贫 积弱,人民饥寒交迫。

  “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 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回忆我的母 亲》)在“光宗耀祖”“支撑门户”的思想支配下,朱家把作为“长 房长孙”的朱德送进了私塾,由众多兄弟共同出资培养。

  使命神圣,重任在肩,朱德程门立雪、悬梁刺股,先后就读于 丁家花园、药铺垭私塾、席家碥私塾,深得老师喜爱,他从《三字 经》读起,读完了《大学》《中庸》《论语》和部分《孟子》,短 短几年已出口成韵、辞赋惊人。特别是十到十八岁之间,他在席家 碥私塾师从了一位被他称为“是个周身叛骨、朝气蓬勃的评论家”

  席聘三先生之后,他不仅饱学了诗书儒著,也开始在席聘三先生的

  影响下,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感情与朴素的民主革命思想。 同样是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朱德讲述了他的心路历程: “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

  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 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 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 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 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 夕,威胁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 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 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 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 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 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1905 年,朱德十九岁,在科举中顺利通过县试,成为一千多 名考生中的前二十名。

  同年,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清政府标榜“新政”,废科 举,倡新学。在席聘三先生的帮助下,朱德于 1906 年春考入南充 县官立两等小学堂,平生第一次走出马鞍;一学期后,考入顺庆府

  (今南充市)官立中学堂。在这里他师从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张澜,这成为他接受“读书不忘救国”进步 思想的开端,也是他一生中思想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

  1907 年初,朱德只身徒步,西去成都,考入四川通省师范学

  堂附设体育学堂。在这里求学的一年里,朱德“同学多,来往的人 也多”,并接触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民报》等进步刊物, 开始产生“要推翻皇帝,要建立一个好的国家”的思想。

  1907 年年底,朱德毕业回乡,从教于县立高等小学堂。 朱德出身贫寒,品居下层,一旦做了县最高学府的教员,即遭

  守旧分子的无端妒忌。而推行新学、传授新知的举动,在新旧势力 冲突白刃交锋的变革年代,更被斥为大逆不道的异端之举,守旧分 子破口谩骂“新学野蛮,有损国粹”“有失风雅,不成体统”“假 洋鬼子”……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朱德写道:“那时新旧思想 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 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这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能被恶语和谩骂所吓倒,能被旧势力所征服,毕竟不是朱德的 性格。

  嚣嚣辱骂之中,他一边顽强地撒播真理的火种于校园,一边不 断地从故土中采撷营养,完成一个有志青年高大形象的最初塑造。

  1909 年,已强烈地感觉到“教书不是一条出路”的朱德怀着 悲愤,更怀着理想,义无反顾地写下了向因循守旧说“不”的挑战书:

  志士恨无穷, 只身走西东。 投笔从戎去, 刷新旧国风。

  满怀鸿鹄之志,朱德历时三月,从四川盆地辗转至云贵高原,

  在春城昆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旅中,他秘密加入孙中山领导 的同盟会,奋不顾身地投身于为中华民族之崛起的滚滚洪流之中。 朱德走了,但乡愁却块垒在心中,护国护法战争驻防泸州时,

  他曾挥笔写下五言诗《怀乡》,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避暑居高耸, 搔首望仪陇。 白云阻乡关, 回看江涛涌。

  即使在后来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身为八路军总司令的他也 没有忘记《寄语蜀中父老》:

  伫马太行侧, 十月雪飞白。 战士正衣单, 夜夜杀倭贼。

  辛亥革命的浪潮,护国护法战争的失败,军阀混战的狼烟, 五四风云的荡涤,心存“仔肩难即”“共济时艰”远大志向的朱德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他深信李大钊先生 “试看将来之寰球,必将是一个赤旗的世界”的预言。1922 年 11 月,

  已是少将旅长的朱德抛弃高官厚禄,远涉重洋到德国柏林找到了周

  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步,成了他一生中第二大转折点。 沧海又桑田,弹指一挥间。1986 年 12 月 1 日,朱德诞辰一百 周年之际,于六十二年前的 1924 年将朱德以从事共产国际运动为 由驱逐出境的德国政府,在其本土的戈丁根市朱德曾居住过的普朗 克大街 3 号旧居门前立了一座“朱德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由大理 石制成,上面镌刻着龙飞凤舞的德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朱德

  1923-1924”,以此纪念这位伟人留学德国时曾在戈丁根市的学习 与生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927 年 8 月 1 日,朱德在江西南昌亲手点燃了“八一”烽火, 打响了救国救民武装斗争的第一枪。从此,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 命史写满了“红军之父”骄傲的名字。

  关山冷月不会忘记,湘南烽火、井冈会师、遵义会议、草地晚 餐、大渡桥横、乌蒙磅礴。

  战地黄花不会忘记,黄河东渡、伫马太行、棋举石门、问鼎中 原、三战三捷、风雨钟山。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赤胆昭日月,品节见精神。 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一个所向披靡的马鞍人。 元戎浩气传千古,海不扬波报太平—— 一个威震神州的马鞍人。

  1932 年 12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转战鄂、豫、陕

  三省,翻秦岭、越巴山,于 12 月 18 日入川占领川陕边重镇通江县 两河口,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 年秋天又进军仪陇马鞍, 建立了马鞍区苏维埃。红九军政治部即设在马鞍场禹王宫内。一条 让马鞍人民异常振奋的宣传标语也出现在仪陇各地的岩石上:

  “红军总司令朱德是四川仪陇人!” 正是这种感召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仪陇儿女踏上了革命的征途。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海军副司令杨国宇、解放 军开国少将黎光、革命烈士席懋昭等人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而留在家乡的人们,更是心怀革命火种,于长夜难明的赤县天里 用艰苦卓绝的斗争与满腔澎湃的英雄血呼唤着家乡洒满朝霞的黎明。

  1949 年 10 月,解放大军的炮声距仪陇越来越近,马鞍正是黎 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当地人民为欢迎朱德总司令统率的中国人民解 放军解放朱德故乡,在马鞍场头小山嘴建立了一座石碑,石碑是用 关帝庙的一块旧碑改建的,碑高二点三米,宽一米,碑面镌刻“朱 德故里”四个隶书大字,字径三十三厘米,以彰朱总故乡之名。石 碑现存于马鞍山麓,时时刻刻体现着朱德与故乡的鱼水亲情。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 国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在中国共产党内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中 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党中央副主席等职。1955 年被授予中华 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2 年,正值中国百废待兴,社会主义改造轰轰烈烈之际,

  中共仪陇县委、仪陇县人民政府致函朱德同志,建议将仪陇县人民

  政府驻地迁至马鞍,并改名为玉阶县。家乡人民这一良好的初衷遭 到了朱德的婉言谢绝。他谆谆嘱托家乡人民: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规 定,各地一律不得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姓名命名一个地方。当前正 是社会主义开始的崭新时代,关键是要用心把家乡建设好,至于叫 什么名字其实并不重要。

  1960 年 3 月 8 日,朱德和夫人康克清一起从重庆乘机抵达南充。 次日便回到他离别了五十二年的故乡——仪陇县马鞍场。透过车窗, 看到到处是金黄色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麦苗,朱德触景生情,诗兴 大发,随口吟道:

  菜子开花一片金,小麦放穗满山青。 豌豆杂粮斜坡种,人说小春增七成。

  别家五十多年重回故乡,朱德感慨万千,对故乡发生的翻天覆 地的变化感到格外欣慰,浓浓的乡恋之情不禁从心底滚涌而出:

  五二年前别六亲,离时笑语记犹真。 松青柏翠故乡景,桃红李白公社春。 社会一新人享乐,乾坤两造政权新。 连根蔓草芟夷尽,好种喜禾密且深。

  这次故乡之行,朱德既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也发现了许多

  问题,特别是对浮夸风、公共食堂、经济比例失调等问题感受尤深。

  在返京后不久,他向党中央、毛主席书面汇报了这次考察情况,提 出“我国各地地理条件、自然条件都不同,农作物种类繁多,农业 生产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强求一律”“农业和工业都要发展商品 生产,才能适应改善人民生活和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等建议。这 些意见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视,为后来纠正和克服“左”倾错误 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朱德投身革命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回到马鞍。虽然他只 停留了不到三天,但他对马鞍“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为共产主 义培养新人”的谆谆嘱托与他关心群众疾苦的言行,俭朴的生活作 风,平易亲切的态度,却永远留在了故乡人民的心中。

  学宗马列名并韶山百战艰危缔造新华倡革命, 泽及人民光昭国史千秋隆祭长留遗爱在枌乡。

  1976 年 7 月 6 日下午 3 时 1 分,朱德那颗为真理、为国家独立、 民族解放,也为亲情、友情、爱情跳动了九十年的心,永远地停止 了跳动……

  特别让人拍案称奇的是,家乡的草木竟也与朱德同呼吸共命运。 当朱德去世的噩耗传到家乡,不但众乡亲泪飞顿作倾盆雨,关刀梁顶 峰上那一株拔地而起、高达数丈、其树干与叶冠酷似关羽的青龙偃月 刀的树竟也枯萎而死。任马鞍人历经多年,重植数次,均无一成活。 元戎已去,“刀”存何用?家山如此多情,“革命到底”的英

  灵足以笑慰九泉矣!

  朱德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彻底奉献的一生,是一个客家儿女 为人类崇高理想不懈追求的一生。他九十年不息的战斗历程,他百 战百胜、历尽沧桑的戎马生涯,连贯了从辛亥革命到社会主义新中 国的壮丽航程。他的一生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动 人传奇。

  一个历史巨人就是一面旗帜。 朱德就是一面旗帜。 一面写满民族风骨与革命精神的旗帜。 毛泽东称他是“人民的光荣”。 周恩来称他是“人民的救星”。 邓小平说他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

  江泽民同志高度评价说:“20 世纪群星闪耀,朱德同志是最 璀璨的一颗。”

  而朱德自己一生的追求是“革命到底”!

  1982 年 8 月 1 日,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在马鞍建成开馆。设 计中西合璧、建筑典雅庄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笔题写了 馆名。高洁不染的荷花池,映照汗青的丹心亭,气干云霄的山河志, 静影沉璧的琳琅堰,度量如海的海量亭,神奇神秘的朱德生父、生 母墓与古朴安详的马鞍古镇,鲜血染过的红军遗迹,民心所系的朱 德故里碑等一个个优美而庄重的景点,在同一个风景区中既有机统 一,又各成一个故事。若即若离,顾盼生辉。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十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千多件珍贵实物,以实的质

  朴和史的严谨,形象地展示了朱德伟大而光辉的戎马传奇的一生。

  2004 年 8 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仪陇。一语“一 定要把朱德故居保护好,一定要把朱德故里建设好”的重要指示, 让琳琅山满纸烟霞。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的改扩建,五十二点五平 方千米景区的原生态布局,不仅还原了朱德青少年时期生活的环境 形态,也迎来了朱德故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与时俱进的 春天。

  纪念馆坐北朝南。形若八一军徽的馆区大门巍峨庄严,二百零 六级军功步道让人顿生仰望星空之感,三千八百六十平方米的展区 高度浓缩了一代伟人革命到底的坚实足迹,朱德汉白玉像面带慈祥 的笑容,挥手于天地之间。每一次走近,破空而来的总是历史的回 声;每一次瞻仰,得到净化的总是浮躁的灵魂。

  斯地之伟,在于教化。开馆三十多年来,上亿人次的缅怀瞻仰 与上亿人次的流连忘返,使朱德精神成为做官为人与谋事创业的范 本。“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中国十大 精品纪念馆”等桂冠使之光芒四射,殊荣等身。

  斯地之奇,在乎形胜。形如五星的琳琅山、状若党徽的锤镰石、 貌似中国地图的感恩湖与双峰突兀的马鞍山、一树雄冠的关刀山、 惟妙惟肖的官帽山、风萧草劲的插旗寨相互勾连。水天一色的柏杨 湖、飞花漱玉的小三峡、曲径通幽的游步道、白鹤翔集的芳草甸, 毕露原生态的洁净之美。香自苦寒的梅花廊、沁人心脾的兰花苑、 秋高叶爽的银杏林、硕果满枝的枇杷园,尽现园区风光之媚。更有 逶迤连绵的群山峻岭挟裹着柔和的天际曲线,一如奋蹄奔腾的五骏

  向纪念馆朝圣而来的地势,共同在琳琅山麓错落有致地铺排出朱德

  故里的神秘与神奇。 葱茏的琳琅山麓永远苍翠欲滴,但在全中国人民的眼里,她的

  底色永远是红色的,红似火,艳如霞,就像那红遍万山的杜鹃花。

  溯本源,客家马鞍

  客家人——中国汉族一支优秀的民系。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 而是汉民族内部的一个独立的支系或单元。简而言之,他们原属中 原居民。因受历史上“永嘉之乱”“五胡乱华”“黄巢起义”“八 大王剿四川”“太平天国”等历朝历次战乱的影响,先后进行过五 次大的迁徙。其中马鞍一带的客家人属于明末清初的第四次大迁 徙。自清顺治十八年至康熙元年(1661-1662)开始至清雍正末年

  (1735),仪陇客家先民为寻找理想家园,在湖广填四川的时代浪 潮中,披荆斩棘,历尽艰辛,从广东韶州府乳源、乐昌一带陆续迁 至仪陇马鞍、乐兴、周河一带。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宗庙 信仰,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经过数百年的 历练,形成了以马鞍为中心的客家方言岛与文化伊甸园。

  客家人的到来,使曾经人丁稀少的荒山场有了一条条街道。虽 然狭窄,但依山而建,简约中显得整齐美观。因为在荒山场的场头, 也就是现在马鞍小学的校址上,曾有当地土著居民修造的一座香火 旺盛的古庙叫作马鞍寺。所以客家人将荒山场直接唤作了马鞍场。 为了慎终追远,寄寓乡愁,他们在场镇上建造了很多庙宇。为与当

  地遗留的原著居民搞好关系,他们依据马鞍有部分先民系蜀国兵败

  而流寓于此的传说,先在场镇的北端建造庙宇一座,这是一座三层 四角重檐式的建筑,名叫张爷楼。专门用于纪念蜀汉刘、关、张桃 园结义中的三弟张飞之功绩。继而在场镇南端建造关帝庙,以缅怀 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的二弟关羽。楼、庙虽均不幸毁于十年动乱,其 在马鞍的影响却是久远的。

  穿过张爷楼前行五十米,便是四堵彰显客家建筑特色的风火墙, 每墙高约十米,突兀壁立,厚重朴实。两墙之间,皆建造了一座庙宇, 其一名曰“禹王宫”,又名“文昌宫”或“楚蜀宫”。这是两湖移 民迁居到马鞍一带的唐、戴、马、鲜、罗、张等姓移民集资修建的。 直到今天,其残存的砖头上还依稀可见“禹王、文昌”的字样。它 坐落于马鞍老街西头,占地约三千五百平方米。墙外有一株五人不 能合抱的黄桷树,据说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树根下都是善男信女 们焚香烧纸的痕迹,一些祈福者为求好运而缠在树上的红布终年旗 帜一样地在风中翻飞。墙内南边为正殿,北边为副殿,中间为街道。 其余二十多间房屋均为穿斗木结构。主殿为四合院式,中间是天井。 副殿为三合院式,建有一个戏楼和供看戏的小型广场。其整体建筑 风格为宫殿式长方形,歇山顶式,飞檐斗拱,雕龙画凤,金碧辉煌。 正殿为禹王大殿,也是宫内主体建筑。殿中塑禹王像及禹之妻夏启 之母——涂山氏女像。皋陶、伯益侍奉左右,东西两侧还塑有雷公、 闪电、箕伯、雨师、速报师、盘庚等一应与水有关的神的塑像以及观音、 药王、财神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神像。每年的 4 月 28 日,这里 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如果遇上大灾之年,还会把禹王像从大殿里

  请出来,用八人大轿抬着游山过街,祈求显灵,以保一方风调雨顺。

  1933 年秋天,马鞍区苏维埃政府和红九军政治部都设立在这里。 另一宫名为“龙母宫”。这是两广人修建的。据客家老人讲述,

  龙母宫主要是供奉龙母娘娘。系康熙、雍正年间由广东乳源客迁仪 陇的丁、邓、许、潘、张、吕等族人发起并筹资,由客家人邓正明、 丁崇勤、许学文、潘歧应、张光荣、吕道远等能工巧匠承包建筑。 位于马鞍老街中段,占地三千四百平方米,由正殿、天井、抱厅、 厢房、戏楼、照壁、两道石拱门等组成。其中正殿用木柱支撑,整 体悬空,颇有气势。屋脊“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殿顶的滴水边 缘装饰有黄色的琉璃筒瓦檐,两侧有高拱曲起的防火墙,给人以气 势恢宏、凌风欲飞和道骨仙风、古朴庄严之感。

  龙母宫内结构紧凑,雍容大方,东西两侧各有石拱门一道,分 别镌刻有“广圣宫”和“龙母宫”的宫名。不管人们从哪一道石门 进入,均可看见龙母宫正殿临街的石拱大门上方“龙母宫”那三个 金光灿烂的镏金大字,每字约两尺见方,催人肃立而拜。

  进入正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一米宽、四米长的天井。天井内, 曾植四季花卉,春有郁金花香,夏有蔷薇吐艳,秋有莲叶田田,冬 有蜡梅傲寒。天井上横跨一玲珑小桥,过得桥来,便是正殿了。殿 两侧各立石碑六座,上面详细记录着丁、邓、许、潘、张、吕等族 人发起并筹资额度及邓正明、丁崇勤、许学文、潘歧应、张光荣、 吕道远等能工巧匠承包建筑之过程,为人们今天对于历史的考证留 下了重要史料。尤其让人流连忘返的是宫内保留的那五副楹联。这 些楹联,既有对前人艰难创业的缅怀,又有对故乡山水的悠悠思恋,

  使马鞍镇通身透出一股强烈的客家文化气息和古朴风韵。

  宫前东拱门的石柱上,联云:

  千秋明德遗龙种, 五岭相思寄马鞍。

  宫前西拱门的石柱上,联云:

  慈惠首推天下母, 馨香同荐水中仙。

  宫正殿门前镌刻一联,云:

  后德溥三才,扶阴教,理阳纲,阐明天秩天序; 母仪周四海,息洪波,平巨浪,驯养龙子龙孙。

  横批:

  海不扬波。

  上联阐述了修建龙母宫的宗旨目的,下联道出了龙母传说的故 事和客家人耕读传家与望子成龙的期盼。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朱德曾于 1956 年 7 月 5 日在北戴河咏诗

  一首,题为《海量》:

  日暖风和海水清, 海不扬波报太平。 江河汇集成洋海, 海量宽怀永不盈。

  这“海不扬波报太平”中的“海不扬波”,是否是朱德下笔时 想起了故乡的龙母宫和龙母宫门楣上的这副联匾,今天已无法考证, 但客家文化对元帅的深刻濡养,却是有史可考的。

  大殿正中的二梁上悬挂有五颜六色手工刺绣而成的、直径约一 米的万民伞三柄,正龛塑像就是龙母娘娘。神像高一米五左右,其 神态端庄慈祥,栩栩如生。供奉龙母塑像的神龛上方有金匾,大书 “盖天圣母”四个大字。神龛内外又各镌一联。

  内联为:

  盛世王风同宇甸, 熙朝文运适方州。

  外联为:

  五凤楼前添气象, 万世笙歌颂太平。

  联中所说的五凤楼,同样曾是马鞍客家建筑中的代表作之一。

  其特征是它的屋顶轮廓线不是直线,而是像鸟翼般展开的曲线,建 筑学上通称为翼角。五凤楼共有十个翼角,而且是成五对展翅,就 像五对欲飞的凤凰,所以被称为五凤楼。据说毁于清末的一场大火。

  与正殿相对,便是歇山重檐式的古戏楼,飞檐斗拱,四角高翘, 琉璃脊兽,风铃叮当。戏楼正面雕梁画栋,风华多姿,华檐翠壁, 金碧辉煌。楼后是化妆室、道具室,戏楼两侧是厢房。

  会馆和戏楼之间,有一个很大的、镶着平整青石板的坝子。很 多年以前,这方小小的舞台上既唱粤戏,也唱川戏。每至年关、节 庆入夜,十乡八里,火把如条条火龙,从四面八方的山野间齐聚台 前,火光照亮了半边天,客家话与朗朗的欢笑声同锣鼓与唱腔同诉 着殷殷客家乡情与乡愁。那亲情、那场景、那人海、那歌声、那良 宵盛会、那同族骈阗,真可谓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蹁 跹,歌声响彻月儿圆”。

  清代晚期,江西移民王、周、林、李等姓又在关帝庙背后的街 道修建了占地三千五百平方米的“万寿宫”,别名“江西会馆”, 供奉许祖真君。整个宫殿分为正殿、偏殿和北厢房。正殿高高在上, 比偏殿和厢房均高出五步台阶左右,中间有一个大天井,天井外有 高大的戏楼。属于典型的四合院结构。其建筑群主要为穿斗木结构, 只有面临关帝庙一侧是砖墙。殿堂气宇轩昂,朴素庄重;房顶飞檐 斗拱,伏龙栖凤。殿内除供奉许真君外,还供奉有观音、文殊、普 贤和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与北方多闻天王

  等各种神像三十多尊,平日里香火袅袅,烛炬长明。每年的清明会,

  更是香客云集,锣鼓声与鞭炮声响遏行云。 在马鞍场后的马鞍山形似鞍座的山岩上,还修了一座三层楼的

  观音阁,阁楼四周古树参天,绿茵盖地,槛曲萦红,檐牙飞翠。时 人登阁览胜,凭栏眺望,莽莽山川一望收,浩瀚大地入眼帘。龙呈、 金鼓、梁中、三星等远近高山险寨搔首弄姿,各表情态。清风徐来, 山远天阔,无限风光,沁人心脾。

  举目客家马鞍,家族众多,人口众多。而我笔尖太窄,不如还 是从客家精英朱德的家世说起吧。

  据《元和姓纂》载:“朱,颛顼之后。周封曹浃于邾,为楚所 灭,子孙去邑以为氏。”

  相传,上古帝王颛顼的玄孙陆终有六个儿子,第五子名安,赐 姓为曹。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浃于邾,并建立 邾国,附庸于鲁,建都于此,即今山东曲阜东南陬村。公元前 614 年邾文公迁都于绎灭,将邾的遗族南迁至今湖北黄冈市西北十里的 邾城,邾国贵族以国为姓氏,后家道中落,为避难去险,去“耳” 姓“朱”。

  据《朱氏族谱》所述,东晋建武元年,朱氏后裔朱玮任南康郡

  (今江西)刺史,自河南南徙而官居南康并终老此地。其子孙相衍, 于唐代传十二世到朱继贤,曾任徽州府正堂,立基婺源(今属江西); 朱继贤传家至十一世朱熹,即写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 水来”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著名程朱理学代 表,侨寓福建建阳。后裔迁至福建延平府龙溪县居住。明成化初年,

  衣钵传八世至朱聪一郎,又徙居至福建汀州府上杭县金山笋竹坝瓦

  子街。朱聪一郎生子朱万,为生计迁于广东韶州府(今韶关)乳源 县龙溪坝枫树坪,至第六代朱世耀。

  仪陇的人文志与客家史牢牢地记住了朱世耀,因为他是朱家入 川第一始祖。

  正是这个我们今天已无法考证其音容笑貌的朱世耀,背负着厚 重的中原文明,拖携着满堂的儿孙,追逐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 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迁至川北道顺庆府广安县龙台寺居住。朱 世耀之妻林氏繁衍六子,其中前四子为求生计,相继徙居广安、营 山、渠县、蓬安等地。

  朱世耀辞世后,林氏即率五子朱文先告别广安,至仪陇客家大 本营的螺心溪枫树湾重辟家园,林氏终身操劳,不久便郁劳而终。 乾隆三十一年(1766),朱文先东移十余里,至仪陇马鞍场琳 琅山下的大湾落户,艰难困苦,延续香火,至朱德这一辈,已是朱

  世耀的第八代了,大湾也随着朱姓家族的繁衍,变成了“朱家大湾”。 今天,位于仪陇马鞍镇朱德故里风景区内的感恩湖畔,有一座

  正对着轿顶山的高大墓地,松竹掩映,气宇轩昂。这就是朱德生父 朱世林墓。其墓志铭云:

  “窃闻沛郡朱氏,籍起粤东,支分蜀北,自先世文先公移居兹 土,世业农,数传而至于公。公讳世林,邦俊公之仲子也,妣氏潘, 公前清咸丰辛酉年八月十三日戌时生。赋性和厚,为人忠耿,事亲 孝,持家勤,一兄两弟。克尽友恭,配夫人钟氏,和如琴瑟。生六 男,育二女,教养皆无偏私。初公以生齿繁多,而家计日蹙,乃以

  先王父钱百缗,另佃躬耕,以供抚字,若非沐风栉雨,戴月披星,

  子若女乌得完婚毕嫁而有今日之安闲也。三男珍 , 虽过继于伯兄, 其求学各费,皆公资助,厥后,名震三省,福国利民,又无非公庭 训之力也。公年六旬犹健,民国八年,三男驻军于泸,就养于旅部 , 不幸跋涉感冒,一病不愈,次年秋九月十六日亥时遂卒于渝之旅邸。 是年冬,扶榇回籍,旋葬于兹,其子以佳城功竣,求序于余。余不 敏,特就其事实而勒之于石,是为序。”

  好一个气势恢宏的“沛郡朱氏,籍起粤东,支分蜀北……”! 寥寥数语千秋史,淡墨溅处风雷生。

  这墓志铭的作者——当年朱德的属下、靖国军十三旅旅部录 事袁鸿裔先生可谓满腹经纶、下笔如神,激扬文字、惜墨如金,仅 用区区十二个字,即准确而精辟地概览了朱氏作为客家成员的迁徙 史——

  沛郡、粤东、蜀北,三个看似毫无关联又相距遥遥的地点,恰 恰是客家人祖祖辈辈籍寄遐荒,筚路蓝缕 , 千年为客实非客,四海 为家即是家的长征路。

  正如袁鸿裔先生在墓志铭中叙述的那样,朱家“世业农,数传 而至于公”“赋性和厚,为人忠耿,事亲孝,持家勤”,朱德在《回 忆我的母亲》中也曾说朱家世代是“中国标本式的农民,最具有中 国农民勤劳质朴等共同特点的农民”,靠佃种为生,饱受地主的残 酷剥削和压迫。

  据朱氏家谱记载,朱氏辈序为:

  发福万海崇仕先,友尚文成荣朝邦,

  世代书香庆永锡,贻谋继述耀前章。

  岁月洞穿历史的隧道,在朱氏家族辈序的“世代书香”的“代” 字上为中国历史暨中国客家史留下了可堪永恒的篇章。

  几乎是在朱德迁来马鞍的同时代,另一丁姓人家也客居到了马 鞍场。据史料记载,大清康熙十年(1671),丁姓第九代祖母刘氏 率四个儿子从广东韶州府乳源县移居四川重庆府合川县。雍正二年

  (1724),丁姓十代祖丁尚德率丁达全等四个儿子移居仪陇县新丰 里(即现在的马鞍场)轿顶山下居住。几年后,又在县南柳垭石笋 河一带的李基山、凉水井置买了大片田地。乾隆五年(1740),丁 氏兄弟因家口众多而分家,其他三兄弟分别居于李基山、凉水井。 而丁达全则稳居于马鞍轿顶山下,为求生存,他率四个儿子卧薪尝 胆,艰苦创业,在荆棘丛生、藤萝密布的荒山中砍出了明代遗屋三 处,稍加修整,作为住房。又将屋周围的大片荒山进行了开垦,筑 田造地。将不能开垦的荒山留作放牧和林地使用。所开垦的荒地除 主要用于种粮外,相当一部分土地用于栽植桑树,养蚕抽丝,产量 逐年累增。到了清朝末年,每年可缫丝五把,每把重一百两,丁达 全不辞劳苦,将生丝运到顺庆府出售,收入颇丰。与此同时,丁家 利用坡地和荫蔽的土地,大量种植土著人不屑于种的苎麻,所收获 的苎麻每年都要请几十人背到顺庆府销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此后的一百五十多年间,丁家通过雇工、地租、高利贷等盘 剥方式,日益发展壮大,富甲一方,家有田地二千五百余亩,山林

  七千余亩,常年佃户五百余户,年雇长工二十余人,短工二十五人,

  护院家丁三十余人,丫鬟、保姆、管家、杂工、戏班一应俱全,年 均收租一千三百余担,年收佃钱一千余吊,家中还开办了酿酒、制 糖、织布庄等“户办企业”。民国初年,丁家又出资八千多万做股 金,与国民党旅长宁相齐喜结财缘,在马鞍开办了一家银行,成为 方圆百里的富户。

  最初的勤奋完成了对穷困进行奴役与盘剥的原始积累,靠艰苦 奋斗与豪强掠夺而富裕起来的丁家和当时具有代表意义的封建王朝 一样,永远也无法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辩证法圈。

  之所以讲述朱、丁两家,是因为其代表性在于他们“本是同根 生”,都是客家人。但不同的道路与不同的价值取向使他们在马鞍 这片土地上形成了中国封建农耕文化中尖锐的阶级对立。朱德在《回 忆我的母亲》中曾这样讲述全家在 1895 年时的经历:

  “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 大年除夕,威胁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 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 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

  这里所讲述的地主,正是丁家。因为这次变故,朱德被迫离开 了父母,随养父母、三叔、四叔搬到了大湾。

  也正是因为这次“相煎何太急”的变故,埋下了朱德心中之于 旧社会仇恨的种子,并成为他走出马鞍、投身革命、会师井冈、革 命到底的原动力。

  于是后来人都望见了,客家精英的天幕上,属于朱德的那颗耀

  眼炫目的巨星!

  观建筑,美学马鞍

  马鞍民居建筑不仅是人造的自然,而且是文化的凝固和文化的 物化体现,怎样建和建什么?是居民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 与人之间关系意识的立体投射。建筑风格依民族而异,也依区域文 化而异。

  建筑学家普遍认为,客家民居具有充分的经济性、良好的坚固 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防御性和独特的艺术性。而这些鲜明的 个性都在马鞍客家民居中显现无遗。

  马鞍客家人虽与中原以及闽、粤、赣同风同俗,但地域毕竟不 是中原,也不是闽、粤、赣,她就是川北的红土与大巴山余脉的浅 山丘陵。“适者生存”的定律不仅在马鞍客家人的精神里体现,也 在马鞍客家人的建筑审美观中闪烁着适应生存环境的理性光辉。在 马鞍的客家居住区内,虽然已找不到闽、粤、赣地区围龙屋的影子, 但客家民居充分的经济性、良好的坚固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 防御性和独特的艺术性却被马鞍客家人完美地给予了继承和拿来。 在这里,客家建筑文化与四川的山地建筑文化进行了有机的融合, 仪陇客家人既按着祖辈的修房造屋习惯建造着新居,又与本地人文 地理相互勾连。

  2001 年 3 月,《人民日报》海外版曾载笔者的一篇名叫《山 坳里那座小屋》的文章,其中是这样描述朱德的故居:

  “在琳琅山与马鞍山结合部的半山坳上,一处独立的川北农家

  居屋默默无语,承受着世纪的雪雨风霜、阳光雨露。瓦顶的正房和 黄麦秸覆盖的两侧耳房,在北川潮红的泥土上构成了一代国威军魂 的襁褓之家,其外形几与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相似。它不像北 方的四合院那样有围墙,但这个三合院却有四合院一样的一处较方 正的院坝。百年前,院坝上有耕牛反刍的咀嚼声,有鸡鸭的鸣叫声, 屋檐下有序地垒放着柴草,安置着水缸、挑筐、背篓、犁铧、风车、 拌桶等各种农用器具。房屋的右侧,是一个直径约两米的大石磨, 石磨的前方,一株莫辨年轮的杏树年年吐绽着阳春三月的芳香。屋 后秀木蔽日,绿竹婆娑,屋前是一方川北农家常用来既抗旱又栽藕、 养鱼、淘猪菜的小水塘。借着塘边黑油油的沃土,那些具有生命力 的青竹、灌木、菩叶便蓬蓬勃勃地向上生长、四季不败。”

  这段文字,至少向海内外读者介绍了建于嘉庆末年(1820)的 朱德故居作为客家民居具有充分的经济性、奇妙的物理性、独特的 艺术性等建筑特点。

  据笔者观察,马鞍客家人沿用了北方原始时代遗传下来的用夹 墙版筑黏土的方法来筑土墙,夯筑前,先在选好的墙基上挖出又深 又大的墙沟,用木槌夯实,埋入质地坚硬的条石为基,然后用夹墙 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黏质红土为主,用棒槌摏墙时加上 长的竹条、木条做“墙骨”,以增加其拉力;要适量地掺入经反复 捣碎、拌匀,俗称“熟土”的碎瓦砾、小石子和石灰,以增强墙体 的刚韧度;一些富裕的人家在关键部位还要在夯筑时混入桐油、糯 米浆、红糖水、鸡蛋清等黏性物,使土墙更加坚固,具备良好的防

  风、防雨和抗震能力。

  马鞍客家的房屋有山则依山,有水则傍水,讲究风水和“左青 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朝向,大抵为穿斗木结构瓦建筑 的三合院,就像《人民日报》介绍的朱德故居那样,在厅堂布局、 卧室配置、楼梯分布以及边门开设上都讲究严格的中轴对称;所有 公共空间都集于中轴线上,中心位置即是祖堂,祖堂的中心点上作 为神龛之地,供奉着祖宗的灵位,其余的房间在建筑面积上均不得 超过祖堂。其特点是:祖堂在中,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坚固经久, 虽是土木建筑,但质朴无华,雄浑天然。

  马鞍客家人视同姓为骨肉,族风井然,长幼有序,喜聚族而居。 全族的祖堂建在中轴线上,其余人家沿两边次第对称延续,自然地 形成一个既规则而又庞大的院落。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马鞍的一 些村社窥见当年客家人聚族而居的鲜明印迹。而事实上,马鞍客家 人直到今天也是同族同住一村一社,户户相挨,数十户连成一片, 只不过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时代的变迁、人口的增多,分院分户 罢了。

  严格地说,这种特色多少透射出了魏晋南北朝时中原衣冠士族 大家族的生活方式与传统。而这些生活方式与传统也是从远古走来 的。从《诗经》中我们也能找出这种聚族而居的源流。比如《斯干》: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 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

  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

  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 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诗的主题虽是通过描写宫室建筑,勾画出的格局之美,但也表 现了西周时期人们的审美理想和重振家业、祈求复兴的情志。这与 客家建筑格局如出一辙。

  马鞍的客家建筑通常只有一道正门和一道后门,外墙一般不 开窗,如有,也是后墙无窗,前墙开窗少,窗口小,窗子均高于人 头。大凡有钱的人家,房屋的一侧还建有防卫用的碉楼。这些独特 风格恰恰是客家人流寓仪陇后经历了与土著对峙和自我封闭阶段的 记录,是客家人维系家族宗法制度,增进族内团结和在异乡获得生 存安全的心理需要的表现。

  马鞍客家人最醒目的标志建筑就是各大会馆。而各大会馆最醒 目的标志就是两侧的风火墙。在众多的建筑里,它们既高且大,无 论远近观之,在客家人眼里都是一种亲切、岸然的形象。2014 年

  年末,仪陇县马鞍镇政府在客家风情一条街街头建造了客家文化广

  场,其主体建筑就是一座牌坊和六面高大的风火墙。客家特色鲜明, 内涵香远溢清。

  如果说朱德旧居李家湾碉楼被客学专家及钟情于客学的有识之 士称为“寂寞的碉楼”。那么,作为仪陇客家民居的代表作——丁 家庄园,则是马鞍乃至整个仪陇稀有而又保存完整的客家民俗博物 馆。集中地体现了马鞍客家建筑的美学特征。

  丁家庄园位于朱德诞生地西南半公里的轿顶山下,与朱德父母 故居背向而居。它是清末民初丁氏后裔丁邱南、丁邱玉等四兄弟所 主持修建的一座占地面积达六千八百平方米,集居住与防卫为一体 的、规模宏大、闻名川北的地主庄园,在民国时期,号称“川北第 一庄”。

  清朝末年,朝廷腐败无能,外无力御侮,内官僚弄权,西方列 强入侵,掳掠烧杀 , 国无宁日 , 民不聊生,中国的国土屡遭践踏, 百孔千疮。一张令人感到耻辱的中华版图,印证着孙中山先生笔下 那段令人揪心的文字:“强邻环列,虎视鹰瞵。蚕食鲸吞,已效尤 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在广大农村,灾荒连年,土 地歉收,饿殍遍野,饥寒交迫,打家劫舍、暗偷明抢、抢吃大户之 风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形下,家庭条件较好的富户,都绞尽脑汁地 想千方、设百计保全自己的既得财富。

  作为一方豪绅,丁家自不例外,先是联络了当地的几户富绅组 织联防,后来又瞄准了琳琅山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首先在琳琅山 顶上修建起风光绮丽、别具一格的丁家地主花园。然后又利用琳琅

  山坡陡山高的地形地貌,在进出琳琅山的五个山垭口构筑了五道坚

  固的寨门。修造完工后,丁家将家中的金银珠宝等一应贵重物品, 送到山上保存,人丁也居山而住,俨然山大王一般。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山寨虽好,终不及山下方便, 丁家一百多口人吃的、用的都要从山下搬运;收租收佃,上下山寨 都不方便,尤其是天旱年景连吃水也要从山下往山上挑。这样就大 大增加了生存成本。一向精于算计的丁家在琳琅山的花园里住了不 到三年,便开始策划在山下建一个比山寨更为坚固、安全、方便的 家庭堡垒。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富甲一方的丁邱南、丁邱玉苦心孤 诣,背向轿顶山精心择一吉利地势作为宅址,高薪延请在马鞍场远 近闻名的石匠潘海山、在蓬安享誉一方的兰姓木匠、在永乐龙凤场 赫赫有名的刘姓土匠,历时旬月,几易其稿,共同策划设计出一个 四合院。丁邱南负责上房和横房施工督造,丁邱玉负责第二阶段的 厢房、防卫设施与装修施工督造。

  从光绪三十四年(1908)到民国十一年(1922),房屋的修 建工程基本告一段落。不待喘息,丁家又挥金如土,用了三年的时 间对豪宅进行装修,到民国十四年(1925),整个大院前后用了近 十八年时间,历时两个朝代,方才全部竣工。

  整个大院第一阶段建房七十二间,第二阶段建房三十六间,总 共一百单八间,按丁家的说法是:“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丁家有 一百单八房,住在这房里,同样个个是好汉。”这种建筑思想多少 也印证了客家人骨子里崇尚忠义的中原遗风。房屋总建筑面积超过

  三千平方米。有门一百二十道,有楼上楼下两层,楼与楼之间有走

  廊和门庭相通,庄园的空间有畅通、有阻隔,既出人意料、变化无 常,又中轴分明、讲求对称,很能引动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情感意境。楼上与楼下有拙朴厚重 的木质扶梯相连,左侧后面紧接防卫庄园的碉楼。碉楼的左前方松 树林中,因修房取土,形成一个大坑,丁家借势修筑了一口长五十 多米、宽三十来米的荷花塘,既是陪衬风景,也做防火之用,体现 了客家人的重实用与不务虚。在接近一千平方米的院坝边沿,用标 准划一的石条砌成了两米高、呈半圆形的垣墙。垣墙外是“护城河”, “河”上有吊桥连接。垣墙内遍植梨、桃、李等果树和梅、竹、兰 等花草,使这座深藏在轿顶山下绿荫丛中的庄园充分体现了追求人 文的场所自然化,并尽可能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建筑思想,实现了山 水与建筑融合与互补,因而显得豪华、别致与壮观。

  丁家庄园的房屋基础结构坚固,用料考究。建房时前后共开凿 了两个石科,均因石质太软而废弃,石匠潘海山踏破铁鞋,在丁家 屋基右前方一百五十米开外选到一处石色纯白、石质坚硬、组织细 密的罕见石科,精工开凿,裁成长八尺、宽一点五尺、高三尺的条石, 用土制绞车拉来用作庄园基石。筑墙的墙夹板由通常的零点八尺宽 改成了一点二尺,墙体原料选用了本地最好的红色黏土,其中大量 掺杂了河沙、石灰、瓦砾、柏木板,并辅以糯米浆、红糖水,以增 加黏性和墙体硬度。建筑时,每天只筑一板高的墙体,筑好后在墙 体上任意掏几个小洞,灌上水,等翌日清晨查看,如果滴水不漏, 再筑第二板墙体,如果有渗漏现象,立即扒掉重筑,可谓精益求精。

  作为土木结构的民居,丁家庄园的木材用料均选伐自于琳琅山

  上的楠、柏之木,内花园四周共有庭柱十二根,直径均在半米以上, 比普通楼房的庭柱大一倍,房内所有檩挂都是双的,房柱、檩挂均 用刨子刨过,砂纸砂过。笔直端正、光洁如洗。二楼的楼板均是厚 约十厘米、宽约五十厘米的柏木板,拼接工艺如船甲板,隔音功能 强,尘埃不漏。

  丁家庄园设计完美,做工精细;坐北朝南,气宇轩昂;祖堂在 上,上下厅堂,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为了整个庄园的采光,工匠 共设计建造了一大两小三个四合院,居中的大四合院里有一个内花 园,大四合院两边各有一个对称的小四合院,也叫天井,每个天井 内都设计了前后相通的石桥,两个天井的后面与上房和厨房相连的 地方,各修筑了一个可囤水三十多担的用整石凿成的长方形水缸, 此缸用途有三:平时囤水防火;旱时囤水赈灾;长形的缸体外辅以 装饰,代替做上房门外的走廊的栏杆,充分体现了客家建筑实用性 的特点。三个四合院内,均铺有上下相连的石板路,靠横房的两边, 各建有一个长方形石砌花台,一边植菊花,一边种水仙,园中植梅花、 牡丹,大四合院两边的拐角处,又各建一个花台,全部栽兰。祖堂 的后壁居中处,立着一个宽八尺、高两丈的木雕神龛,高高在上。 两边的厅壁挂有四块周边浮雕金龙的大匾,分别为“凤梧鹤松”“为 善为乐”“屋身并润”“身润琳琅”,大门的门楣上巨匾高悬,上 书“耕读传家”。这些匾都是当时的仪陇县内高官所赠,堪称文物 珍品,可惜均悉数毁于十年浩劫。

  庄园里面的每一个房间、厅堂、天井,都与走廊、巷道、楼梯

  相通,住户生活方便。从院落到房屋,无不匠心独运,技压群芳。

  让你感到既宽敞博大,又曲径通幽,尤其是登上二楼凝眸四顾,居 高临下,视野开阔,使人舒展清心。房屋的小巧处静若处子,玉琢 翠妆,给人美的遐想;高大处莽如壮汉,雄阔坚强,给人力的感召。 环肥燕瘦,各领风骚。充分体现了客家民居实用的经济性、良好的 坚固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防御性和独特的艺术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 清梦好,应是发南枝。”对于丁家来讲,丁家庄园是一个大世界。 然而,它们对外则是全封闭的,只有一道大门与外面的世界紧紧相 连。大门坚固雄浑,开则有吞吐万象之势;闭则有锁钥万夫之强。 为了防卫需要,丁家在二楼外墙上均设有射击孔,可以用步枪对外 射击。左后紧挨房屋修建一座碉楼,海内外客学专家习惯称其为“单 碉”或“寂寞的碉楼”。楼上可安放四门大炮,防卫房屋四周。在 院落的垣墙外十米开外,沿墙挖了道长六十多米、宽约十米、深三 米以上的“护城河”。整个庄园配置了松树炮两门,贯子炮两门, 步枪三十支,威力比步枪大、由两人抬起来操作的抬枪四支,刀矛 一百五十多把。配备常年守夜家丁三十多人。民国三十年(1941) 前后,长期啸聚于仪陇和巴中交界处大巴山麓的、以彭良栋为首的 一百多名土匪和以屈新民为首的近百人的土匪,瞄上了丁家,在琳 琅山麓和轿顶山昼伏夜潜三月之久,运用各种手段多次侦探,玩尽 “司刀令牌”,终因不能摸清丁家内情,而未敢轻易动手。

  石料的地上部分,全部四棱上线、精工细磨,如玻似镜,表面 光洁度如大理石一般。

  楼、阁走廊更是雕栏玉砌,淡抹浓妆。门窗形式的自由多样,

  鲜艳色彩的极力追求,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绘画、书法、 诗文熔为一炉,使丁家庄园宛若一个客家民俗博物馆。

  金铺玉户、重轩镂槛、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对于当年的丁 家庄园而言,绝不是溢美之词。

  院中随处可见的建筑技术、装饰技艺、雕刻技巧鬼斧神工,超 凡脱俗,别具一格,见证了仪陇客家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从屋檐、 斗拱、照壁、吻兽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造型逼真,构思奇 特,精雕细刻,匠心独具。圆雕滑润丰满,浮雕行云流水,透雕玲 珑剔透。通过富有寓意的各种雕刻图案纹样,把主人的思想寄托全 部融汇其中,造成一个理想氛围,以激励意志、陶冶情操、潜移自 己、默化后人。

  庄园大门的门柱石雕,两个石匠整整刻了三个多月。庄园内的 十二道石门,均成半月形拱门,门额枋全都雕有花鸟图案,菊花牡 丹、瑞云翩翩,或“喜鹊闹梅”,或“牡丹富贵”,或“鸳鸯藕荷”, 或“百鸟朝凤”,极尽彰显富贵喜庆,暗寓吉祥如意之能事。每个 石门均有额题,均有对联,联挂皆为蝙蝠图案,但十二道门上的联 挂蝙蝠每组各成一形,无一相似或雷同,对联皆为阴刻,显得十分 典雅,可惜的是内容全都毁于十年浩劫,今天我们还能依稀可见“福 随德至”“桂蕊流香”之类的风流倜傥。

  2003 年仲冬,在仪陇文物界学有大成的县文体局副局长林品 强先生经过艰苦考证,终使大部分对联内容重见天日。

  庄园正大门:

  礼乐诗书是传家至宝, 精神道德为宴尔金丹。

  匾额:

  耕读传家。

  庄园中堂:

  美德积三分皇天赐我七分福, 良善作一世丹籍注尔五世亨。

  中院东厢中门:

  邑得琳琅清飙屋身并润, 笑看松柏瑞霭仁知俱生。

  横批:

  克全天命。

  中院西厢上门:

  家传刻木垂千古, 瑞气生松统六卿。

  横批:

  玉洁风清。

  中院西厢中门:

  睹山水容光得心寓海, 见古人面目读礼学诗。

  横批:

  庆衍兰门。

  西院西门:

  四面清风除俗垢, 一庭紫气育雅芳。

  横批:

  福随德至。

  东院东门:

  两条正路为耕读, 一脉祖传曰俭勤。

  横批:

  桂蕊流香。

  丁氏庄园的建筑就其本体属性而言,是融实用坚固与审美情趣 为一体的,在修建过程中,对间架结构及其布局,除用力学掌握支 点、力点、重点外,在造型上还体现了主人的美学趣味、价值观念、 精神感情等,使理想与现实、审美与实用、娱乐与教化诸关系,在 起居生活中得到确立和实现。丁家庄园的木雕,主要是宅第中的窗 户、门框、屏风、家具和建筑中的额、枋、柱、廊部分,既是造型 装饰的重点,也是仪陇客家人审美观的物化,展示了成熟的仪陇客 家木雕艺术风格。

  庄园的挑肩梁头及坐斗均外饰以雀替,镂刻有瑞云、荷花、牡 丹、仙兽、花瓶等,造型如凤凰展翅,一飞冲天。木柱两边的雀替,

  除装饰之外,还是分担负荷的构件,古色古香之气十足。将人们引

  向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境界。 丁家庄园大小窗户共计七十来眼,圆形的、长方形的、六角形

  的,简繁有序,稳重古朴,姿态纷呈,各具特色。窗饰均分为三层, 内层为窗门,中层为防盗木柱,外层为窗雕。可惜木质不易保存, 损坏十分严重,唯有雕楼下的两眼窗雕保存尚好。内堂十二个外窗 均是雕花窗格,“五福捧寿”“松鹤延年”等主题反映了人们追求 长寿的心理;“缠枝葫芦”“多子石榴”寄托了人丁兴旺、儿孙满 堂的愿望;而“松梅竹”则表现了岁寒三友无欲则刚的儒雅,图案 千变万化,造型手法各异,木质多种多样,刀工似如天成。恰似木 雕展览,使游人眼花缭乱。独到之处,让人耳目一新。

  “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就是 马鞍客家建筑的特点。它所矗立的,是一部民俗的历史,它所表达 的,是一曲凝固的音乐。一言以蔽之,以丁家庄园为代表的马鞍客 家建筑所彰显的建筑艺术与文化印记,无不闪耀着中原文明崇文尚 武、耕读传家的精神光芒。

  这自然是既有外延又有内涵的大美了。

  色香味,朵颐马鞍

  子曰:“食色,性也!” 作为中国将帅故里翘楚,马鞍每年的游客吞吐量高达近百万人

  次之众。这些南来北往的客人中,不管是官居高位,还是平民百姓,

  他们的摩肩接踵与前赴后继,其吸引力所在,不外有二:一是对于

  朱德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一生革命到底的人格魅力的追寻与 英雄气概的景仰;二是朱德故里景区客家美食的舌尖记忆。

  客家菜是汉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行于广东深圳、 惠州、河源、梅州;江西赣州;福建龙岩、三明、漳州;广西贺州、 玉林;台湾新竹县、苗栗县等地。口感偏重“肥、咸、熟”,在广 东菜系中独树一帜。可以肯定地说,马鞍客家人的祖先当年也是这 些菜的重要食客。但一经流寓仪陇,客而家焉,回望故土,家山已 远在天边,袅袅炊烟与饮食的香气即便再有味道,也飘不出险峻的 岭南,客家菜那原汁原味都属原乡,剩下的就唯有在梦里依稀咂咂 嘴巴,流流口水了。

  但菜总是死的,而人却是活的。不是曾经吃过么?奶奶与妈妈 不是手把手教过么?既然去土离家想家乡了,那就自己做着吃吧。 地域的差异,注定其食材的生产与闽、粤、赣地区不一样。而 川北大山的劳作也是辛苦的,菜里也需要减除一些广味中的甜分, 继而增加大量的盐分。客家人四海为家的际遇,见多识广的视觉, 兼收并蓄的品格,闽南、粤北客家菜的底子,在川北的客家农舍里 造就出了一个与闽、粤、赣地区客家菜同宗同源,但又兼具川北特 色的菜品,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马鞍客家菜。因蒸、炖的特色要与炒

  相区别,所以又称马鞍客家水席。广义上也称仪陇客家水席。 相传,马鞍客家菜最初出现时,在复制闽、粤、赣地区客家菜

  又推陈出新时曾五花八门。时有乡间名厨蔡大生名噪一时,被丁氏 庄园聘为厨师。他依据丁家老爷的要求,曾遍尝、遍试各道客家菜

  的手艺,渐成一体,江湖人称蔡水碗。后来他离开丁家大院后,立

  即自立门户,招来一帮学徒,组成水席帮,帮主便是蔡大生的爱女 蔡翠花。按蔡氏祖训,厨技传男不传女。但蔡水碗膝下无子,只好 违背祖训传给爱女。蔡翠花天资聪慧,做得一手水席绝活。她秉承 父亲意愿,女扮男装,带领一帮小兄弟,挑碗担盘,带勺背锅,为 乡邻承办红白喜事、生朝满月、官场升迁等水席。从此,客家水席 闻名乡里,蔡翠花也成为马鞍客家水席第一代掌勺人。

  总体说来,马鞍客家菜主要以蒸、炖、煎、炸为主。色泽鲜亮, 油重味浓。因此席盛菜皆不用盘,只用碗,所以人称十大碗。其主 要结构是——

  品碗:也叫“千层碗”“当朝一品碗”。菜由海碗装着,一般 有八片筒子肉元子切成的片(因客家人多用八仙桌,每桌八人,故 菜为八片,每人一片,下同)、八块用煮鸡蛋切成的椭圆形的蛋片、 八片豆腐、八片猪肚片、八片猪肝或猪心,碗底是红萝卜、白萝卜、 藕片、豆芽、黄花、粉条等。说是千层,其实一般分九层,有“九九 归一”之意。一层盖一层,显示客家人等级官阶。菜的层数也可多 可少,丰俭由人,素有富九层、穷三层,不穷不富四五层之说。一 层层垒砌起来,就像法老的金字塔。吃的境界也很特别,讲究上层 吃得好,下层吃得饱,中层味道好。这是宴席开始时上的第一道菜, 也是摆放在饭桌正中的最重要的一道菜。

  龙眼肉:就是用糯米垫底,将红枣肉或桂圆肉用肥猪肉片包裹 成圆筒状,样子有点像今天小朋友们喜爱的甜麦圈。将这些“甜麦 圈”放在糯米之上放入蒸笼中蒸好后,撒上白糖即可食用。这道菜

  广味十足,是川北客家典型的怀乡菜。

  夹沙肉:也叫洗沙肉。同样用糯米垫底,选猪五花肉切成厚片, 再将厚片从中切至肉皮处,但不能切断,中间充填绿豆煮烂后的豆 沙,覆盖于糯米之上。上蒸笼蒸好后,撒上白糖即可食用。这道菜 同样广味十足,也是川北客家一解乡愁的佳肴。

  粉蒸肉:选取猪五花肉或槽头肉均匀地切成片,用糯米、黄豆、 花生、橘皮、花椒、胡椒等物品磨成的细面揉和,用红苕、南瓜、 土豆等食材垫碗底,肉铺排其上,上蒸笼中蒸。因其在碗中的直观 形状像一排排的栅栏,仪陇客家人也叫栅肉。

  咸烧白:将五花肉洗净,肉皮在锅里烙煳,然后刮去最表皮一 层煳的,放老姜、山柰、八角和花椒、盐等作料水煮到八成熟。然 后将芽菜洗净泥沙,切成条,用少量油炒。再将煮好的肉抹上京酱、 红糖,码入碗中,上面均匀地放上炒好的芽菜与姜片等香料,上锅 开始蒸。熟后用更大的一个碗或盘子盖在上面,快速翻转即可成菜。 口感质嫩细滑,咸鲜回甜。

  黄花酥肉汤:将猪肉切成手指大小的条,用面加作料与水调和 后,在油锅中炸成小块,即为酥肉。取干黄花或鲜黄花若干,与酥 肉一起加水煮熟。

  带丝炖鸡:海带切成丝与鸡肉一起炖。有的客家人也可根据时 令或家庭经济状况不用带丝而改用豌豆尖、青笋、沙参、木耳等物 一起炖。这道菜宴席是必需的,因为客家人取“鸡”“吉”谐音之 意追求吉祥,素有“无鸡不成筵”之说。

  膀:取猪膀一只,也就是猪腿上连接腹部的那一部分,因其圆

  润而肥硕,仪陇客家人形象地将其称之为“猪箍箍”。先去毛、烧

  皮,佐入香料煮好后先在油锅跑油,然后抹上京酱上蒸笼蒸。此菜 皮红肉白,不仅视觉效果极佳,而且细嫩鲜美,入口即化。

  藿香鱼:藿香是一味中药,也是一种香料。将鱼剁成块状,水 煮熟后放入藿香。此菜汤味鲜美,清香十里。体现了客家人“吉庆 有余”“连年有余”的生活愿景。

  墩子肉:也叫坨子肉。将猪肉煮成半熟后,切成方形块状。放 入油锅煎炸至皮黄。控油并冷却后在皮上抹上京酱,装碗上蒸笼蒸。 火要用文火。此菜肥而不油,爽而不腻,入口化渣。男女老少咸宜。 这是宴席的最后一道菜,既是压轴,又暗示客人菜已上完。这是菜 中最有分量的一道,客家人称其为“最压(音同榨)秤”。一般一 桌上两碗,每位两坨。

  细心的人一看就知道,马鞍客家菜大多以肉食为主。这也是马 鞍客家菜产生于贫困、动荡时期,人们对肉食的渴望与成为肉食者 向往的表征。在国家积弱积贫、人民饥寒交迫、客家不断迁徙的时 代,人们渴望幸福、和平、安定、富裕的心态尽藏一菜之中。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封建社会乃至改革开放以前的特定年 代,马鞍客家菜并不是每一个客家人都能吃得到的。封建社会时期 的大户人家自然是不会发愁的,但贫苦的客家人要吃这样的菜,只 有举族庆祝某事,或某某婚丧嫁娶,或逢年过节才有机会一饱口福的。

  改革开放以来,客家人在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时代背景下,日子 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马鞍客家菜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的寻常生活。 大凡哪家有红白喜事,不但要上十大碗,还有众多的辅菜。比如油

  炸腰果、花生米;凉拌野菜;卤猪肝;带丝鸭;炖猪蹄;红烧鲤鱼

  等。总之是地里长的,山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 琳琅满目。这就不单是客家酒宴了,更像是对富裕生活的一种展示。

  2006 年,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改扩建后重新开馆。景区成为 开放式景区,其所在地琳琅村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三十多个农家乐 在景区内星罗棋布。其招牌菜无一例外的是马鞍客家菜。家家户户 的餐厅里,一张八仙桌,四只长条凳,吃饭是粗碗,喝酒是大盅。 墙上挂着朱德不同时期的相片。朴实而简约,味醇而乡土。马鞍景 区的百姓由是坐地生财。这些年来,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到普 通游客、百姓,无一不交口称颂,并自愿充当回头客。不少远方的 游客还将一些美食打成包,带回家给亲人尝一尝。

  2010 年 3 月 10 日,是朱德同志参加革命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 次回乡五十周年纪念日。仪陇县在朱德故居纪念园区举办了“缅怀 朱老总,讴歌大变化”为主题的纪念大会。中午,乡亲们在号称川 北第一庄园的丁氏庄园院坝内,举行了千人“游朱德故里,品客家 美食”宴会,幕天席地地展示了客家菜品。朱德亲属、国家部委及 四川省市相关负责人一千三百余人出席了宴会。朱德之孙、解放军 少将朱和平说:“没想到爷爷的家乡菜会这么好吃!以后只要有机 会,一定要常回家品尝。”

  说变化,时代马鞍

  一个时代最优秀的品质,就在于它的与时俱进。

  作为“朱总故里、德乡仪陇”宣传品牌的重要载体,与时俱进

  的花朵不仅开遍了马鞍的山山岭岭,也开遍了每一个马鞍人蓬勃向 上的心田。

  经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与发展,这个位于仪陇县中东 部,地处仪陇、巴中、平昌三县交界处的仪陇重镇,辖区面积达到 五十三平方公里。十八个行政村与十个村级社区的星罗棋布,使其 形成近七万人的规模。而在建城区面积达三平方公里的马鞍场镇, 人口已近四万之众。国家 AAAA 级风景区琳琅山风景区和规划三 平方公里的能源加工工业园在场镇周边一左一右,形成两根巨大的 产业支柱,不断地为马鞍镇欣欣向荣的腾飞添加着助推剂。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鞍一直是仪陇的政治名片。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迈入 21 世纪门槛以后,马鞍与金城、新政因其政治、经济、 文化等因素,形成三强鼎立之势。2012 年,马鞍被南充市委、市 政府确定为全市统筹城乡试点镇。2014 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 重点镇。2015 年又成为南充市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之一。

  最为醒目的变化是城镇建设。作为一个历史积淀深厚、政治影 响广泛、后发优势强硬、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域,当地党委、政府始 终坚持场镇需要、人民满意、规划先行、所有建设行为服从规划的 原则,于 2012 年委托专门的设计公司对马鞍镇的规划进行了修编 并通过了四川省住建厅专家评审,场镇总体规划推陈出新,变化日 新月异。与此同时,依据国家相关规定适度出让土地,有序推进房 地产开发。同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 2012 年以来,完 成了马鞍一百一十千伏变电站建设。新硬化、美化街道二点二公里,

  新铺雨污管网十二公里、排污箱涵四百八十米。配合水务公司完成

  了马鞍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征地、拆迁、补偿等工作,污水处理厂 进入施工阶段。更换行道树一千株,路灯一百二十盏。占地十亩的 社会停车场即将告竣,占地三十亩的市政广场明珠一样地镶嵌在场 镇中心。作为一个农村场镇,在两年内累计投入市政设施建设资金 三千五百万元,这在国家级贫困县里不能不说是一个春风得意的大 手笔。

  高屋建瓴的是产业培育。最清醒的地域认识,最独到的发展眼 光,最准确的优势定位,最哲理的愿景铺陈,使马鞍始终将跳起摸 高的视距确定在旅游业、工业及商贸物流业等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 上,常抓不懈、一以贯之。

  首当其冲的是旅游业开发。在仪陇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朱德故 里大旅游景区发展战略框架下,确立了把马鞍建成川东北旅游精品 城镇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配合北京大地旅游策划公 司对马鞍镇内客家步行街、客家风情博览园、马鞍老街等景点的衔 接、交通组织、节点改造、镇区风貌等内容进行的深度规划,力争 做到马鞍镇与朱德故居、柏杨湖等景区有效融合,真正担负起朱德 故居大旅游景区吃、住、行、游、购、娱的发展使命。

  继之而来的是工业发展。曾几何时,马鞍的工业仅停留在乡镇 农具厂的基准线上。立山龙岗气田开发后,仪陇县决定成立仪陇县 工业集中区马鞍工业园区。好风吹拂,机遇迭来,马鞍积极配合建 设指挥部做好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大力推进园区道路和安置 区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区、安置区建设用地两千亩范围

  内的实物现状锁定、地类确定、用地红线的打桩画线工作,一个新

  兴的工业园区像新星一样地冉冉升起,马鞍再添一张工业强镇的经 济名片已不再是梦想。

  齐头并进的是商贸物流业配套。马鞍本是仪陇东部商贸物流中 心,熙熙攘攘,千商云集。新的机遇面前,他们又认真对接工业园 区和马鞍的独特区位优势,规划建设了占地三十四亩的美都商贸中 心。针对马鞍工业园区的几个大型企业原材料采购,产品外运都是 汽车运输,因此又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了占地三百亩的物流配送 和汽修汽配中心。新时代的马鞍,已呈物畅其流、吞吐万象之势。 创新创造的是农村综合体。为了加快仪陇县工业集中区马鞍园

  区建设,创新拆迁安置模式,马鞍围绕“生活有家园、就业有门路、 生存有保障”的目标,将把拆迁安置区建设成为以传承客家文化为 主,集游、购、娱等为一体的现代农村社区综合体。定位为“西部 客家民俗风情园”。面积约三十三万平方米,配有酒店、博物馆等 高端旅游设施和生态公园及绿地。

  规划设计以“人地共生,风情山寨”为目标,紧密围绕“自然、 人文、宜居”三大核心理念,营造原生态农家风情与自然景观。整 体规划以“一轴一心、两区三寨”的复合型空间结构为布局体系。 其中一轴指的是贯穿东西的一条由水系与绿化组成的景观轴线;一 心是指中部保留的山体作为整个地块的生态核心和绿心;两区是指 服务于文化旅游产业的游客接待区和客家文化体验区;三寨是指以 居住功能为主的三个核心居住寨区。在这个“一轴一心、两区三寨” 的布局体系中,游客可饱览六个主题体验区。客家围龙屋体验区,

  主要体验客家先民的伟大建筑创造,这些原本分布于闽、粤、赣的

  围龙屋,被作为客家特色建筑移植至此,在众多的川北客家民居中 独领风骚,别具一格;客家会馆体验区,主要体验客家人不远万里 传承而来的客家崇拜与客家精神,让人在小康的甜蜜中品味出一股 苦涩而悠远的淡淡乡愁;客家民俗体验区,主要体验客家婚嫁、餐 饮等特色文化,感悟婚嫁的圣洁与多姿多彩,品味餐饮的独到与变 化万千;客家商业体验区,主要体验客家商业特色,琳琅满目的特 色小吃,淡雅相宜的客家服饰,匠心独具的客家手工,巧夺天工的 客家刺绣,让人爱不释手,一步三回头;三乡文化体验区,主要体 验仪陇独特的以书法、剪纸、篆刻为主体的三乡文化,书法的汪洋 恣肆,剪纸的随心所欲,篆刻刀走龙蛇,让人尽享文化的奇妙与无 穷的魅力;农耕文化体验区,主要体验客家人的春种、夏长、秋收、 冬藏,体味“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 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生存艰辛与劳动的光荣伟大。

  持之以恒的是教育事业。地处场镇中心地带的马鞍中学,是全 县教育、教学质量最好的高完中之一。建校历史悠久,学子遍及各 地。朱德 1960 年回乡时曾下榻于此。原辽宁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刘慎思校友亲笔题写了校名。马鞍中学是南充 市示范高中、南充市绿色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现代教 育技术示范校、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校。地处原马鞍寺的马 鞍小学始建于 1927 年,1960 年朱德总司令曾亲临视察,并作了“努 力学习,热爱劳动”的题词。2014 年被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仪 陇朱德红军小学总校”。近年来先后有一大批党政要人、军队领导

  曾赴校参观。2015 年 4 月 28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朱

  和平少将更是率四十四个国家的七十三名外国军官代表团参观了该 校,给予了师生极大的鼓舞。

  镇村祥和,人民幸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业蒸蒸日上。 这就是马鞍,一个歌也唱不完、情也道不尽的古镇。她是红色的, 但这里早已听不到战马的嘶鸣与动地的炮声,那金戈铁马,那火红 岁月,都已化作了和平的鸽哨,只有它们在风中响亮地掠过琳琅山 麓与朱家大院,人们才会在对朱德的高山仰止中将那段“自信挥戈 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如歌岁月从记忆的瀚海中唤醒,以至 让每一个生命都无法忘记今天的太阳为什么如此明媚,今天的中国 为什么这样姹紫嫣红。她是葱茏的,满目青山,秀色可餐,原生态 的大景深中氤氲着现代化高速跨越的气息。因为有了红的底蕴,各 色常开不败的花朵铺排其间,欣欣向荣地写照着马鞍赤橙黄绿青蓝 紫的中国梦。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