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久前尚犯忌的题目——中国人与戴安娜王妃之死

书名:有个半岛叫欧洲 作者: 赵毅衡 字数:135852 更新时间:2019-12-13

  去年8月30日夜间,戴安娜王妃车祸惨死的消息传来,伦敦突然成了全世界最动情的城市。第二天早晨,白金汉宫,戴安娜王妃的住处肯星顿宫,多地家经营的“哈罗德”百货公司,后来加上王妃遗体停厝地詹姆士宫,吊唁的花束,哀悼的人群,迅速汇成海洋。不久整个宽敞的王宫大道成为哀伤之地。到詹姆士宫的吊唁本上写几句悼词的人,迅速排成世界之最的长龙。悼词册增加到40本,排队依然得20多个小时。到下葬日前几天,人们开始在王宫大道两边草坪公园扎营过夜,以争取可以最后在路边占个位置哭送王妃。最后的送葬,百里之程,抛花如雨,Elton John的挽歌单曲CD, 一周售出百万张。色彩与音乐,使告别王妃成为全体英国人的伤情之时。

  英国人一向被认为理性而冷静,喜怒不太形于色,善于自制。据说喜欢幽默,幽默却大多用来遮掩真情。这个“偏见”是否准确,得比较而言——例如对南欧南美拉丁民族,或是黑非洲民族,可能如此。但是这一个星期的英国人,感情之充沛淋漓,哀伤出自肺腑而形诸言表,让全世界,也可能让英国人自己,大吃了一惊。

  此篇小文却不是讨论英国人民族性变异,题目太大,也非我所能,我想写的题目,9月哀悼时就动了心,却一直不敢写。服丧期间,顾全大局,不说为佳。快半年过去,一切已是旧闻,不妨说一说当时不愿惹是生非的事。

  惨事第二天,英国电视开始每小时插播王宫大道吊唁者自动云集的现场时,内人和我就发现黄种人面孔几乎看不到。几天下来,我开始为远东诸民族的荣誉担忧 ——实际上是为中国人的形象担心,因为伦敦的其他黄肤种族,移民或暂居,都少得不拥有代表性,被电视镜头扫描到的或然率,可以不计。而伦敦的中国人有15万之多,占全伦敦700万人口的2%强。在人山人海中,几乎没有见到一个,我们心里不禁发毛。

  中东印巴人较多,那好解释,王妃几乎是死于她的埃及情人怀里;黑人特别多,远超出人口比例,那是影视记者喜欢采访敢哭敢哀的“外卷”性格。但是连背景人群中也没见到黄面孔——至少我们没有见到——怕被电视镜头骗了,我们决定特地去一次王宫大道。结果很高兴:除了我们一行三人,我们在......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6.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