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书名:生命穿越死亡 作者:朱增泉 字数:63605 更新时间:2019-12-13

  朱增泉

  一、三篇序文

  感谢诗坛两位前辈李瑛和谢冕,以及我的同龄好友吕进,三位名家,为我这套诗集写了三篇序言。我深知,为人作序难,尤其名家,求序者众,应接不暇,而又众口难调,不胜其烦,避之不及。因而,求序也难,求名人作序尤难。为了避免落空,我同时向他们三人表达了求序之意,内心盘算着“三人得其一”,足矣。不料三人同时应诺,使我这套诗集大为增色。

  李瑛是中国诗坛的常青树。我在南疆参战期间开始学习写诗,那时我是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他是总政文化部长,是我的上级。我曾向他汇报过战地文化工作情况,尤其是前线官兵群体性的诗歌创作热情,得到过他的关心支持。后来我调来北京工作,和他的接触机会增多。他对我这位业余诗歌作者的扶持方式很独特,他每次出版新的诗集,必定签名赠我一本,每次都会在书中夹一短笺,派司机送到我办公室。诗歌应该怎么写,他从不说教,只是送给我诗集,让我自己阅读领会,“真经”尽在不言中,使我受益匪浅。我退下工作岗位后,虽然秘书仍留在机关办公室上班,处理我的来往信件及军内外联系杂务,我本人已经不去。总装门卫制度严,有几次李瑛派来送书的司机报不出联系电话,只得携书而归。李瑛不厌其烦,让司机再送,有时往返者三,我知道后很是过意不去。李瑛的诗歌创作量巨大,著作等身,他的诗影响了几代人。记得“文革”刚过,如雨过天晴,我上街买到一本他的《枣林村集》,当晚依枕一口气读完,一股清新之气沁人心肺,难以忘怀。他的诗始终秉持堂堂正气,不媚不傲,诗歌语言温文儒雅,形成他的独有风格,被称为“李瑛模式”。这一称谓,有人认为是贬义,我认为首先是褒义,要看到在形成“李瑛模式”的漫长过程中,李瑛对中国新诗作出了突出贡献。若说褒中有“贬”,那是期望后来者要在学习前辈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去创新突破。其实李瑛本人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突破自我。20世纪90年代,他不顾年事已高,走新疆,去青海,上西藏,感受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使他的诗风为之一新,难能可贵。有一次,《人民文学》的诗歌编辑和我谈起李瑛的诗,他由衷地说:“李瑛进入晚年以来的诗越写越好。”获得这一评价,谈何容易。李瑛晚年的诗,诗意、诗句、诗美,都已炉火纯青,令我敬重。现在他听力不好,很少接电话,我通过他女儿李小雨向他求序。小雨在电话里说,自从母亲去世后,老父亲心情一直欠佳,而且他十年前就已声明不再为人作序,回去说说看吧。第二天,小雨回电话了:“爸爸说了,写。”李瑛同志办事向来认真,他硬是戴上老花镜把厚厚三本诗稿看完,发现错字、衍字、用得不恰当的字,或是他认为某几句诗值得一提,都用铅笔逐一做上记号,认真地......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5.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