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男,1930年出生,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当代神农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2007年荣获首届“中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一 百折不挠,普济苍生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身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早年随父母居住北平、天津、九江、赣州、汉口等地。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0年,中国正处三年困难时期,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袁隆平亲眼看到在路边饿死的人,这情景深深地刺激了他。他自己也在挨饿,他下决心要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解决粮食增产问题,让人们不再挨饿。
最初,袁隆平也曾考虑过培育小麦、红薯杂交品种,但是一个偶然的发现,让他从此与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1960年7月,30岁的袁隆平在农校的早稻试验田里,忽然发现了一株特殊的水稻,与周围的稻株相比,完全是“鹤立鸡群”。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稻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它是一株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有天然杂交稻,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但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培育优良杂交水稻品种的道路异常的艰辛。在实验的最初6年里,袁隆平与他的学生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及其后代进行了3000多个测交和回交实验,却始终没有成功。他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提出了利用“远缘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为了寻找野生稻,袁隆平师徒千里迢迢,远赴云南和海南。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年,他们在海南发现了野生稻“野败”,为他们的科研打开一扇成功的窗户。1973年,经过上千次的失败,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终于配套成功。1973年到1975年,袁隆平和他的同事们又经过两年多的卧薪尝胆,攻克了“优势关”“制种关”,让最初一亩仅能生产55公斤的杂交种子,飞跃到最高亩产150公斤。1976年,杂交水稻率先在湖南大面积推广,进而推向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当年推广了208万亩,全部增产20%以上。按每亩增产60公斤计算,即增产12.48亿公斤。
二 攀登高峰,永无止境
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了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1986年,在认真总结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的基础上,袁隆平写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的论文,提出他的设想中,杂交水稻的育种方式必须由繁到简,未来要从三系发展到两系再到一系。这个后来被世界农业科技界誉之为“袁隆平思路”的卓越构想,把科学探索推向了又一个全新的境界。此后,又经过9年的艰苦研究,袁隆平于1995年宣布,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1996年,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2000年,超级杂交稻实现了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实现了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2011年,袁隆平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2013年,国家第四期超级稻“Y两优900”中稻平均亩产达988.1公斤,创世界纪录。袁隆平领导的科研团队多次实现自我超越,在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方面继续领跑世界。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的研究。
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袁隆平永不满足。从“三系法”到“两系法”,从一般杂交稻到超级杂交水稻,他将水稻平均亩产一步步提高。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袁隆平终于实现了让更多人吃饱饭的理想,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不仅如此,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袁隆平担任首席顾问,并把在全球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现在已有3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稻,种植面积超过3000多万亩。袁隆平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国际上这样评论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中国杂交水稻是在脱离了西方这个所谓农业科学源头的情况下,自己创造出来的一项成果,他的农业科学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原农业部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三 无私奉献,淡泊名利
有人说,袁隆平的种子共创造效益5600亿美元。假设其中分零头给他,那么他的资产就会大致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相当。2008年,以袁隆平的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股票上市,评估机构的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三个字的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但是事实上,袁隆平从来没有看重过荣誉和财富。他说:“我感到最愉快的事是出新成果,这个成果给不给我荣誉是另外一回事,无所谓。”
1971年发现“野败”之后,一道科研之外的“难题”摆在袁隆平的面前。是将“野败”这一最新实验材料封闭起来关门研究,还是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协作攻关呢?他本可以让自己成为这项研究“唯一”的功臣,但袁隆平选择了后者,毫无保留地向全国各地来的科技人员报告了他们的最新发现,慷慨无私地把辛勤培育的“野败”材料分送给大家,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实验。白天,他在试验田里示范技术操作;晚上,他在驻地开辟教室,架起黑板,给各地技术人员办起杂交水稻研究速成班,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慷慨无私地奉献给大家。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科研人员,使用了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了上万个回交转育,极大地加速了杂交水稻的研究进程。之后的30多年岁月里,袁隆平始终坚持这样讲课或座谈,培养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袁隆平每次从国外带回科研资料都会复印成3份,一份留在杂交水稻中心,一份提供给全国协作组,一份则让来中心访问的科技人员无偿参阅。
1980年,美国圆环种子公司向中国种子公司支付当时可谓是天价的20万美元首期专利转让费,购买杂交水稻技术,袁隆平一分未得。但为了配合这次专利转让活动,袁隆平以专家身份出访美国做了4个月的技术指导。回国后,他所得的工资数千美元,被农业部悉数收缴,然后重新发给他每天20元人民币的出国补贴。1981年,国家科委、农委重奖杂交水稻发明人10万元奖金,但单位转手分下来以后,袁隆平仅得5000元。面对这些待遇,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因为袁隆平的杰出贡献,多年来他在国内外得奖无数,他用得来的奖金设立了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希望通过建立基金吸引年轻人才投身农业。
如今,年逾八旬的袁隆平依然坚守在一线,每天准时上班,准时下田,上午9点半到10点半,下午3点半到4点半,是他固定到试验田的时间。越是打雷刮风,越是下大雨,他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因为那是检验他的“宝贝”的关键时刻。他说:“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
袁隆平,他把自己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给了研究同行;他把杂交水稻奉献给了中国人民,也奉献给了全世界。
袁隆平在研究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