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代,生活愈来愈审美化,“生活美学”应运而生!
生活美学,既是“全球美学”,也是“中国美学”。
生活美学,之所以成为全球美学的最新主潮,成为中国美学的最新思潮,是因为生活艺术化与艺术生活化之世界大势。然而,中国美本然就是生活美。中国人据于儒、依于道、逃于禅,形成了活生生的审美生活传统。从中西交流来看,这世界“既平且美”!
生活美学,既是“当代美学”,又是“古典美学”。
当代人,既需要全球的生活美学,又需要审美的中国生活。中国美学不只是西学的“感”学,而更是本土的“觉”学。美学恰是一种幸福之学,生活美学是自本生根于华夏,由此“审美代宗教”才可能成就理想之路。从古今交融来看,这世界“风月无边”!
生活美学,既是“感觉之学”,亦是“践行之道”。
生活美学并非玄学空论,而真正要融入生活中。宗教要回答“生活值得过吗”,美学则回应“何种生活值得追求”,美学遂成第一哲学。没有宗教的生活有何种意义,恰恰是全球的未来难题,中国生活美学智慧虚位以待。从知行交合来看,这世界“大美生生”!
深感波德莱尔所言有理:“热爱生活的人将世界看作自己的家园”,因此,“热爱宇宙生命的人便会融入大众”,从而“反映出全部生命要素的无穷美好”。这便是“生活美学小丛书”得以生存的理由,它不为美学而存活,应为生活而存在。
我们要的,并非生活的“美学”,而是审美地“生活”!
谨以这套小丛书,献给在生活中有“美的追求”的你们……
刘悦笛2013年12月2日于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365号
序.有质感地活着
小艺术
记得梁实秋先生有本好书,叫作《生活的艺术》,写的是咱们“中国人”的生活艺术。001
究竟什么是“生活艺术”呢?实秋先生是这样加以看待的:“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
然而,对闲暇生活的这种追寻,并不等于让人们尽情享乐,它其实充满了中土乐观主义的“正能量”,因为“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我们并不向往六朝那样萧然若神仙的样子,我们却企盼人人都能有闲去发展他的智慧与才能”。
“小艺术”,大概就是这样的“生活艺术”,它是“享受人的生活”的艺术,它是发挥“智慧与才能”的生活。
然而,与实秋先生的时代毕竟相去甚远,现时代的“吾国吾民”有着新的审美情趣。西方的审美潮流在这片大地上翻卷而过,而本土的审美传统却仍熠熠生辉。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生活观与审美观,始终就在中西互动中被动态地重塑着。
很显然,小艺术不是“大艺术”。
“大艺术”就是头字母大写的单数的Art。“大艺术”抢占着美术馆的空间,抢夺着音乐厅的时间,而又被
“艺术体制”规约与扶持着。我们传统的审美,就被这些“大写的艺
术”统治着,以至于生活与艺术之间出现了区隔与裂痕。
更显然,小艺术就是“小”艺术。“小艺术”是头字母小写并且是复数存在的arts。“小艺术”不仅是艺术化的生活,更是生活化的艺术。它之所以
是复数的,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纷繁多维的,就像贾樟柯新近电影《天注定》所呈现的,其实生活较之艺术本身更为复杂与多元。
由此看来,艺术才是“抽象”的,生活则是“具体”的。“艺术的”生活,仍只是少数艺术家与审美者所追寻的精英式生活;“生活的”艺术,才是属于大多数人的本真生活,华夏民族在“生活美学”上源远流长。
所以说,小艺术是具体而生动的“生活艺术”。所以说,小艺术呈现的是鲜活的“生活美学”。在章诗雯这本小书里面,作者想说的是,小艺术其实是在呈现“活
生生”的当下审美生活的,它折射出“新青年”文化共同体共通的审美取向。
就在四川人民出版社,曾出版过这位年轻作家的《新青年“独立宣
言”》。那是一本为当今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崛起而呐喊的书。作为新世
纪的新青年,她似乎有责任为这一代去写作,并为自己的青春去写作。
《小艺术》则是《新青年“独立宣言”》的延续,是新青年文化在“生活美学”领域当中的延续。感谢年轻有为的责编杨立,正是她建议将之纳入“生活美学小丛书”当中,使得新青年文化在“生活美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也使得“生活美学”在新文化青年中得以积极拓展。
从“小艺术”的视角看,传统的“大美学”与“大艺术”是相互匹配的,它们往往成为高头讲章,而严重脱离了新一代的真实生活。“大美学”似乎是宏观的,构成了一种宏大叙事的风格,而小艺002术则是微观的,于细微处见精神,西谚云——“小即是美” (Small i
eautiful)。当今的“小艺术”,不仅是当下的,更是年轻的。它需要与新兴的文化共同体形成相互阐发,也需要与新时代的脉搏共同跳动。这本《小艺术》,讲述的就是这种“新美学”。这种“小艺术”,
就是“新青年”的生活美学。所以,按照“小艺术”的说法,青年这几代人,正在有质感地活着,他们有他们的“生活美学”……是为小序。
刘悦笛 2014年4月16日于纽约寓所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