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联
汉语精华的第一要素,可能要数她的音乐性,即“平平仄仄”的音韵。平仄音韵的严格限制,锻造出汉语诗、词和对联的精辟警句来。千百年来,这平仄音韵不知引出多少文坛佳话和文人韵事!
对联是最能体现平仄音韵的体裁,也是汉语才特有的一种对偶文体。在中华大地,从皇帝的宫殿到监狱的牢门,从富户的厅堂,到穷家的茅舍,从贺婚庆寿到吊丧悯死,以致名山大川、胜地佳境、佛殿书院、庙宇观庵、亭台楼榭、画阁芳园、清泉仙窟、古迹名胜,无处不见长短不一、情趣各异的对联;三教九流,七十二行,都视吟诗作对为高雅风尚。漫行九州之壤,哪里有山水、寺庙、园林、戏院,那里就有楹联。对联成为我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它不仅提供了历史、地理、景物、宗教、文学、典故、书法、篆刻等方面的丰富知识和文化遗产,而且也发掘出旅游胜地中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内含的精神和生命,足以使人们耳目一新,经久难忘。它还经华人之手代代点染海外河山,成为联结华人侨居地与中华大地的文化纽带,抒发出海外华人的崇宗归根心怀。
对联的起源尚无定论。有人说,五代时后蜀王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但多年来异议不少。普遍的认识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春节就户悬“桃梗”了。“桃梗”又称“桃符”,也就是后来称为“对联”的对偶短句文字。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代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可以看出春联与“桃符”之间的关系。《淮南子》书中说,“桃符”是大约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上写神荼、郁儡(据说应读为“伸舒”、“郁律”)二神之名,或在其上左画神荼、右画郁儡的神像,桃木板悬挂在门两旁用以“压邪”。到了公元700多年的五代,桃符才有了新的发展。宋人张唐英著《蜀梼机》中称:“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多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宋史.蜀世家》也有同类记载。在宋代,“春联”却还是称为“桃符”(前面的王安石诗句为例证),但联语却已不局限写在桃符板上面而推广到楹柱上了,后人名曰“楹联”(清代纪晓岚说,楹帖是“桃符”的滥觞)。自明代始,“桃符”才正式称为“春联”。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著的《簪云楼杂话》一书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明太祖)帝都金陵(南京),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出观。”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题写春联赠送学士陶安等人。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至于蔚然形成为一种风俗。到了清代,福州人梁章钜写了一部专著《楹联丛话》,共十二卷文字。由此可见,对联在此时......